中華民族園內的羌族博物館于1993年開始建設,1994年6月正式開館,現有館藏文物五千余件。館內外陳列均以羌族傳統生產、生活方式原狀展示,展品從四川汶川地區征集。
羌族博物館按照四川汶川地區茂縣羌族傳統建筑1∶1復原,由羌族工匠按民族習俗和傳統建筑工藝在北京建成,建筑面積1171平方米。博物館由碉房、碉樓、祭山塔、觀音廟等組成,規劃為石堡式山寨形式,并按當地生態環境配置了植被和種植特色農作物。
由北京民族文化遺產保護基金會、中華民族園主辦的此次展覽,展品均陳列在碉房內十幾個房間中,分別介紹了羌族的歷史、文化、建筑、習俗和羌族地區的生態資源、自然風光以及“5.12”汶川地震給羌族文化遺產造成的毀壞情況等。共展出圖片120張,羌族民族物品、文物一百余件。
據了解,有很多極具特色的羌族碉樓在汶川大地震中遭到破壞,“羌族碉樓與村寨”目前已被列入中國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。中華民族園園長王平表示,為了搶救在地震中遭到破壞的羌族文化遺產,讓更多的民眾了解羌族悠久的歷史與獨特的文化,北京中華民族園的羌族文化展覽將長期舉辦,并啟動包括羌族歷史、建筑、民俗、文化遺產等方面的搶救保護工作。